建筑領域是實施節能降碳的重點行業領域之一。截至2020年底,全國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66億平方米,對減少碳排放貢獻突出。提升建筑能效水平,要加快更新建筑節能、市政基礎設施等標準,提高節能降碳要求,釋放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潛力。
節能降碳,要抓重點行業。國務院此前印發的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提出,加快更新建筑節能、市政基礎設施等標準,提高節能降碳要求。
我國建筑總量規模大,要提升建筑領域節能標準,當前進展如何?接下來應重點開展哪些工作?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行業專家。
綠色建筑實現跨越式增長
色彩繽紛的鋁合金格柵斜向交叉,在夜間的光影作用下,仿佛飄落的雪花……北京冬奧會冰球訓練場館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不僅有超高“顏值”,還實現了超低能耗。“場館采用二氧化碳制冰,相比常規制冷劑能夠提升40%效能,制冰余熱回收后,還可用于熱水供應等。不僅如此,屋面安裝的600千瓦光伏發電板能實現年供電約70萬千瓦時。”參與場館建設的中建一局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項目經理馮延軍說。
近年來,我國建筑節能標準穩步提升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司長田國民介紹,自1986年頒布第一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以來,我國建筑節能經歷了“三步走”,即在上世紀80年代初普通住宅采暖能耗的基礎上,建筑節能比例逐漸達到30%、50%、65%。30余年時間,我國頒布了居住建筑節能(五類氣候區)、公共建筑節能、農村建筑節能、節能產品等標準規范, 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節能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。
根據測算,截至2019年底,我國新建和完成節能改造的建筑,每年可實現節能能力近3億噸標準煤,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.4億噸,有效減緩了建筑能耗總量增長速度。
與此同時,我國綠色節能建筑實現跨越式增長。截至2020年底,全國城鎮當年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77%,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過66億平方米;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超過238億平方米,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3%。根據《行動方案》,到2025年,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。
“建筑節能對于減少碳排放的貢獻突出。尤其是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提出后,逐步建立系統完善的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,有助于節能及綠色發展理念在建筑全領域更有效落地。”田國民說。
建筑節能降碳面臨一定挑戰
據介紹,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加上產業結構調整、主要依托建筑提供服務場所的第三產業將快速發展,我國建筑用能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還會有較大幅度增加。未來建筑領域還將釋放巨大的節能降碳潛力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的挑戰和壓力也不小。
例如建筑建設成本上升,面臨一定資金壓力。“提升節能標準,意味著要降低窗戶傳熱系數、加厚保溫材料等,成本會有所提升。另外,我國既有居住建筑存量大,節能改造等工作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。”田國民說,當前政府在推動建筑節能工作中仍發揮主要作用,合同能源管理、碳交易、綜合能效服務等市場化推動機制尚有待完善,綠色金融支持也在探索之中。
同時,技術攻關仍需繼續推進。“比如建筑節能改造的外墻保溫材料厚度已經達到15厘米至18厘米。如果進一步提升節能標準,墻體穿的‘棉襖’可能要更厚。這樣一來,保溫層脫落、易燃的風險也將加大。未來,還要積極研發相同保溫效果但更輕薄、防火性能更良好、使用壽命更長的外保溫材料。”田國民告訴記者。不僅如此,高效節能門窗,高性能混凝土、高強鋼等建材,裝配式建筑連接處防水技術等,都需要依賴更強大的技術支撐,從而提高建筑的能效。
除此之外,推進建筑節能還面臨一些瓶頸:社會對建筑節能重視程度仍然不高;城鄉建設領域“大量建設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”的粗放式建設方式有待轉型;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在城鎮與農村之間、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,適應農村特點的政策、標準、技術及制度有待完善。《行動方案》提到,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,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都要落實綠色低碳要求。
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
410個鋼結構構件、197個屋面單元板塊、170個光伏幕墻單元,累計只用了7個晝夜,建筑面積達1063平方米的國家能源集團光伏建筑一體化中心墻體就像“搭積木”一樣裝配好了。
相比傳統現澆方式,裝配式建造不僅速度快,還能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排放,并且能減少揚塵和噪聲等環境污染。數據顯示,2020年,31個省(區、市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達6.3億平方米,較2019年增長50%,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20.5%。
除了推廣新型建造方式、減少施工現場材料浪費和能源消耗,接下來將如何深入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?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,科學確定建設規模,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過快增長。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,進一步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、加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、加強建筑運行管理。在提升建筑節能標準方面,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業總工程師徐偉建議,應加快“零碳建筑技術標準”建設,推動建筑節能工作逐步邁向能耗、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。
此外,還需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。例如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,積極推動嚴寒、寒冷地區清潔取暖,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等。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,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。
如今,多地推出相應政策鼓勵建筑節能:河北的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,對高性能門窗、專用特種材料等超低能耗建筑專有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給予傾斜;黑龍江提出,在土地供應、行業管理、稅費等方面出臺實質性優惠政策,引導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;廣東對建設、購買、運行綠色建筑或者對既有民用建筑進行綠色化改造的,出臺資金支持、容積率獎勵、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……
接下來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,推動各地進一步壓實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責任,完善相關工作機制,逐步形成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法規體系和政策體系,為我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。
本文資源來自《中國商品混凝土網》,旨在交流信息分享技術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處理。